AMI中国隶属协会第六届年会--从“知行合一”到“人性回归”

第六届AMI中国隶属协会年会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充满期待的同时,我感到满满的自豪感。至今为止,我没有错过任何一届年会,从这一点上看我也算是AMI年会最忠实的粉丝了,这确实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情。先回溯一下这五届年会的主题:


第一届:2015年在杭州召开,主题为“知行合一”。

第二届:2016年在北京召开,主题为“

融合、传承、创新:中国文化拥抱蒙特梭利”。

第三届:2017年在杭州召开,主题为“文化自信与儿童发展”。

第四届:2018年在重庆召开,主题为“教育生态,合力共建”。

第五届:2019年在杭州召开,主题为“人性的回归与可持续发展”。


回想起来,每一届年会都历历在目。每一届年会都会带我走向世界,了解全球的生存状况;每一届年会都会引领我走向儿童,了解儿童和世界的关系,了解儿童本身的生存、生活和生长;每一届年会都能感受到教育之火在闪烁,都能强烈的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使命,她驱使我要进一步探索幼儿教育的本质;每一届年会都会为我打开一扇窗,都会带我朝向新的思考和实践……





第一届 | 知行合一

——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


虽然实践蒙特梭利已经多年,但真正加入AMI3-6岁教师认证学习是从2014年开始。2015年第一届年会召开时,作为刚刚涉足蒙特梭利领域的学员,当时参加更多的是带着好奇的心态,我想看看AMI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组织里的成员都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希望通过大会认识更多蒙特梭利的前辈。这一届的主题为“知行合一”,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思考,大会上主席Philip围绕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和蒙特梭利教育理念进行对比解读,对《四书五经》《大学》进行分析,作为中国人,听一名外国学者这样分析中国文化,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如何推进蒙特梭利本土化发展,相信这一届年会是蒙特梭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Louise老师在主会场做了《儿童之家—一个为儿童自主发展准备的环境》的主题报告,无疑给我这样一名新手学员提供了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有准备的环境”是重中之重,就如蒙特梭利博士所说:“我们并不想说自己是在给孩子准备一个学校,我们期望能给孩子的生命准备一个环境,孩子可以在这里发展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这里为儿童之家。我们是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们自己的家,在这里他们是自己的主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谁若不能独立,谁就谈不上自由。孩子必须能够自由地表达,表达他们的需求和态度,否则,在一个自发活动不被允许的环境中,这些仍将被隐藏和压制。”


年会的日程非常紧凑,晚上Louise老师召开千人家长会,主题是《成为一名蒙特梭利家长》,有家长问及如何应对孩子上学迟到的问题,Louise老师这样回答:“当你决定生下孩子那一刻,就意味着你的生活要发生改变,意味着你还要起得更早;当你决定生下孩子,你要知道你的生活就是这样。”作为一位二胎母亲,我也以此作为自我警醒的名言。



在这一届的年会上,有一个特殊的活动叫“粉红塔之夜”,组委会早早就发出了活动安排表,抱着期待,我特意买了一条粉红色的连衣群,对于以深色系着衣风格为主的我来说,这件粉红色连衣裙应该成为我穿衣史上一次突破。就在那个夜晚,我参加了一个“YES OR NO”的游戏,游戏内容大致为记忆各种教具的组成及其主要目的。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基础,我一举获胜,并获得一套昂贵的Nienhuis粉红塔,这为我实践蒙特梭利奠定了不可磨灭的自信与勇气。



第二届 | 融合、传承、创新:

               中国文化拥抱蒙特梭利

——我们所做的,历史一定会看得见



2016年,第二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融合、传承、创新——中国文化拥抱蒙特梭利”。


从主题来看,依然是与中国文化紧紧拥抱的盛会。组委会还精心安排了“中国千年文化风雅”琴棋书画的开场表演和各种传统文化的体验,与会者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冲击,通过对皮影的制作与表演体验,我确认蒙特梭利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中国人如何用好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实践者都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蒙特梭利博士所思考的方向,因为她研究的不仅仅是意大利的孩子,她更多的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孩子。追求和平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最高主旨,她说:“我们应该研究和平,应该研究人类的特性,研究是什么来让我们建立和平”。“战争的根源来自于那些没有发展出内在和平的人”。


年会上,我认真的记录下Philip先生所说的“我们所做的,历史一定会看得见。” 我也在思考:我们为孩子种下的是什么样的种子?这个种子若干年后会长成什么样子的大树?


AMI执行总监Lynne Lawrence提到,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教师通过环境去吸引孩子,并和孩子建立起有趣互动、自然轻松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观察并提供相适应的挑战来支持孩子发展。蒙特梭利环境中,老师要面对的是混龄的孩子,在教授过程中也充满多样性,老师通过观察,以小团体、个体参与方式帮助孩子发展,这是中国教师面临的挑战。


这一届年会,我还收获了洪兰教授所说的“孩子最大的恐惧是没有人爱,被人拒绝是他们最害怕的地狱。”在整个年会氛围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蒙特梭利强调全人教育,重视生命教育,支持人类自然发展,相信儿童的力量。但是教育的本质本就是看到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我们要做的是辅助孩子生命自然地发展,提供给孩子适宜的环境,满足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让孩子在自由、独立的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构建完整的人格。



第三届 | 文化自信与儿童发展

——从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


2017年10月18日,第三届年会在杭州召开。本届年会以“文化自信与儿童发展”为主题,通过主题报告、学术沙龙、培训师研讨答疑、中国文化体验工作坊等多种方式,为大家呈现蒙特梭利教育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


如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融合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精髓?这是我们作为儿童发展研究者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


组委会还精心准备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工作坊,包括草木染、纺织、古琴、花道、木工、书道、制茶、造纸,邀请了各行各业知名的文化传承人来讲解、示范,与会者也可以现场体验。这些工作坊都从文化的角度,高度凝和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华,并通过教育学的课程设置,蒙特梭利教育所关注的“敏感期”“吸收性心智”等核心概念,从“完备环境”和“工作示范”等角度设置,在“专注力”、“创造力”、“文化性”等角度使受训人员充分了解教育的过程。对我来说,这一次年会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又是一次鼓舞,又会生成新的目标。






通过近一周的学习与思考,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一届年会,我提前两天去了北京,参加了组委会提前举办的中国文化工作坊。我第一次使用织布机织布,第一次染布;第一次触摸古琴,第一次弹奏古琴,第一次享受古琴带给我的美妙的感受。年会后回到工作单位,我先后开展了全员教工、家长、孩子们的扎染活动,也就在那一年,我开始了自己幼儿园每年一度的迎春庙会,主题为“幼苗扎根沃土,传统构筑文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建立“文化自信”。而我确信,哪怕我们的步伐迟缓,但只要开始,就永远都不晚。



第四届 | 教育生态,合力共建

——体育是最好的智育,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2018年10月20日,第四届的年会在重庆举办,主题为“教育生态,合力共建”。年会从一首青春合唱《飞吧鸽子》开始,传递出蒙特梭利人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和热情,倡议社会各界以爱为基础重视儿童的需求,顺应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独立的需要,理解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渴望,尽最大可能创建美好的教育生态。


本次大会关注“生存”“生活”“生长”三个主题,探讨幼儿教育的本质应该保持在对儿童本性的尊重和理解。儿童教育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家庭之养、学校之教、社会之育、文化之陶”,我们在探索的道路上需要无数人的倾力配合与全力支持,才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对我而言,如果说寒暑假有续命功能,那么AMI年会便有着强心针的功效。本次强心针更多引导我思考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蒙特梭利博士说过“肢体运动是智力发展的必备要素,网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精湛的运球技巧,球类运动还帮助我们获得一项新技能,以前所不具备的技能;逐渐提高运动技能所获得的成就感,是运动中真正的喜悦之源。”



大会中Lynne Lawrence强调了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蒙特梭利足球创始人Ruben Jongkind和Patrick Oudejans提到,常规的足球环境处于一个成年人的语境(教练或父母的),关注于获胜而非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如何将足球从以教练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儿童为中心的模式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已经存在一个成熟完备的体系可以将足球这一伟大运动中的种种益处带给儿童,这就是蒙特梭利环境。“蒙特梭利教师是最好的足球教练。蒙特梭利教师能够理解、支持、引导孩子的发展。他们只需要学习如何创造一个完备的足球环境。”



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我再一次坚定我的认知:让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参加幼儿园的各种运动课程,如跳绳、足球等;也再一次坚信我对幼儿园运动课程理念的确立:体育是最好的智育,体育是最好的教育。而这样的方向,足够你用一辈子的时间思考和实践,这也许就是我参加年会最大的初心。



第五届:人性的回归与可持续性发展

——儿童和自然是我们的老师


2019年,第五届年会在杭州召开,主题为“人性的回归与可持续发展”。从名字来看,可以轻松的判断这是一次不轻松的思考, “人性回归”“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宏大深邃的主题,AMI组织将如何带领我们一群教育人去思考?



“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说儿童和自然是我们的老师,需要和谐的一体化的思维,不能单独地看待每个事物,我们要去理解人到底是什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地球上生存,同时不要破坏地球的生态和未来。联合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也指出我们需要共同创建一个更有包涵性的可宜居的地球,同时强调了公平、公正以及不同物种之间平等关系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见到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世界。”当我读到这样的文字时,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眼前的迷茫顿时消逝。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和蒙特梭利的原则和核心观是契合的,我没有离开这个世界,我是这个世界的一员,我有着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要让孩子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因为这可以展现他们的个性,当他们了解自己的时候,他们才能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因为他们很清楚地了解我是谁,我信仰什么,我会作出什么样的行为,以及我对地球的责任是什么。”


在这一届年会上,我再一次参加了 Patrick Oudejans主持的蒙特梭利足球工作坊——“我们不是为坐而设计的,我们是为动而设计的” ,也再一次见证蒙特梭利教育理念与足球结合的独特之处。


人类可持续长路,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人性,如何履行人在社会当中的责任,要实现这一点,教育就是关键。关注环境、地球、生命,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注人性的回归,我想这就是这一届年会“人性的回归与可持续发展”带给我一生的思考。





第六届:智造智享、专业提升、融合创新

——满怀期待



第六届年会定于11月20-21日召开,这是一次“历尽千辛万苦”的年会。原定于2020年举办,由于疫情推迟到了2021年,好不容易发布了线下的会务通知,可疫情的反扑又从线下改为了线上。


这一届的年会也成为我最期待的一次年会,向AMI深圳中心咨询过多次关于年会的举办事项,不是因为举办地在深圳,而是我觉得离开组织太久了,我需要新的能量来充电,特别是疫情过后,我的工作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何重新定位,找到新的方向重新出发,是我对年会的期待。


本次年会将聚焦“智造智享、专业提升、融合创新”议题,进一步探讨行业发展格局与趋势,探寻教育发展的创新道路,促进蒙特梭利教学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当得知这样的主题及方向时,激动的同时未免有些许的遗憾,聆听一个人的讲座,和一个人沟通与交流,我还是喜欢面对面的场合,可以看到老师当下丰富的表情,可以感受整个会场聚集而来的同频共振。这次年会改成了线上进行,只在线上聆听却难以触碰到彼此,这成了我在后疫情时代参与论坛的新的挑战。但我还是满怀期待,相信深圳AMI中心一定可以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帮助我们实现心与心的连接。


期待我们的云端相会!


深圳蓝淑荣

2021年11月16日




AMI中国隶属协会第六届年会

将于本周末盛大开启!

完成报名,参与线上年会

并可在一周内无限次回看


AMI主席、国内外培训师

在训培训师、各行业大咖

在线邀你参与AMI年会!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AMI年会报名信息



报名费用 |

参会费:780元/人

会员参会费:680元/人

(如您为AMI中国隶属协会会员,请您先查收邮件并领取100元优惠券后再进行购买。)


报名方式 |

iFree国际AMS培训一直坚定“培养专业国际蒙特梭利教师,让蒙氏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的使命,为蒙特梭利教师提供更多专业而权威的学习机会。
此次的AMI大会汇集全球蒙特梭利教育与各行业大咖,为了更好地助力老师们的成长落地,iFree邀请各位老师一起组团学习啦~

iFree学员报名组团请联系--涂老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直接完成报名付费,进入年会会场,静待11月20-21日,蒙台梭利人的年度盛会。

线上大会报名通道入口 - 建议收藏!



咨询方式 |

电子邮箱:info@montessori-pmi.cn

咨询电话:0755-88273568

客服微信:15323738970(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客服咨询二维码





诚挚邀请

学前教育的各界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

参与此次盛会!



- END -



撰文 | 蓝淑荣

图片 | AMI


iFree国际(AMS)

蒙特梭利培训中心

使命:

培养专业国际蒙特梭利教师

让蒙氏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


愿景:

国际专业蒙氏师资培训落地服务专家


核心价值观:

谦卑 专业 创新 共赢

——— 联系方式
0755-26601354
133-9281-4751
www@ifreeican.com